上週週末莫名地被小段拉進他的創業計畫中,還被安了「靈魂總監」這個值得玩味的職務。
13號晚上他傳了他修過的企業願景過來。基本上,這是他的創業計畫,我只是他的客卿。他要修改願景,只要沒有牴觸原先他的想法與我的建議,那是他作為最後決策者的權力。回到身為客卿的角色。小段願意聆聽我對中國文化的見解,施禮於一個「下士」的我,為他對我的錯愛感謝,也對未能貢獻己才而慚愧。
在小段的創業計畫裡,靈魂總監負責思考中國與歐洲文化間的衝突點、共同點,以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創意總監,由創意總監思考概念的具體成形模式,再經設計總監設計出服飾。如此說來,我該為小段作的是文化概念並說成一段故事;然而,在那晚為他修改企業願景時,我卻是在想營運的問題、計畫書錯字這些跟靈魂總監無關的事情。當然,不是說這些事情不重要,但那不是我的首要任務。靈魂總監的首要任務,是要替小段搜尋中西文化共有或殊異的價值觀,然後找出一段故事加以呈現;但是我沒有做到這些事情。
那麼,為什麼我做不到這事情呢?第一個原因,因為我最近心情非常低落。第二個原因,因為我最擅長的是政治史而非文化史。第三個原因,尚未清楚認知靈魂總監在創業計畫裡的角色與地位扮演。
第一個原因隨著時間流逝可以重振心情。第三個原因,釐清任務後便能勝任。比較關鍵的原因或許該歸咎於第二個原因,雖然文化史非所擅,但是自問要勝過泰半歷史系學生應無疑問。但是如果要勝任小段的靈魂總監一職,便該要求自己文化史功力是史學界頂尖,然後能將深厚的文化史素養轉化成雅俗共賞的故事。這點自問還做不到,另外是否要成為小段的創業夥伴,我也還在思索這問題。
文化史功力的培養算是好辦。中國文化史的經典文獻與新近研究成果,雖尚未能全讀完,也還有個廣而淺的認識;歐洲文化史的中文入門書,大抵也讀了個七七八八,原文書部份則還未涉獵。
比較複雜的是夥伴一事。國二到高一這三年,我其實最想念的是商學院,也想過創業一事,認為創業有如徵顯青年活力的作為。隨著興趣轉往政治與教育,創業夢也逐漸掩息。小段有創業決心,如果我願意成為他的夥伴,也算是重溫自己慘綠年少的夢想。就己所思,靈魂總監應該要率領一批對中西文化有深厚認識的人,共同引出一個又一個故事來呈現文化。所以靈魂總監除了前述的任務,也要逐步在站穩腳步開始,培養一批人才出來成為一個堅強的「靈魂團隊」。而這是我能做得到嗎?
其實在期末考前想這問題很不切實際(笑),先把問題打住也好。
- Jun 15 Sun 2008 20:23
所謂的夥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