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錢穆
出處:《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1998.1台灣初版,2005.10台灣二版。

第一講〈如何研究通史〉摘要:

每一個國家的公民都應該知道些關於他們自己本國的歷史。研究歷史首先要注意的便是其特殊性。其次,歷史必然有其變異性,歷史常在變動中進展。我們再把此二者,即特殊性和變異性加在一起,就成為歷史之傳統性。

西洋史是可分割的,可以把歷史上每一時期劃斷,西方歷史的變動比較顯而在外,使人易見;中國歷史的變動,卻隱而在內,使人不易察覺。

諸位研究歷史,首當注意變。其實歷史本身就是一個變,治史所以明變。我們研究歷史之變,亦宜分辨其所變之大與小。從此不斷之變中,我們又該默察其究竟變向哪裡去。中國史的趨勢,似乎總向團結融合的方向走。

我們研究歷史,其入手處也可有三種途徑:第一種是由上而下,自古到今,循著時代先後來做通體的研究。第二種就是自下溯上,自今到古,由現代逆追到古代去。第三種便是純看自己的興趣,或是依隨於各自之便利,即以作為研究歷史的肇端,但根據某一種問題來研究歷史,實不是最理想的。

中國人向來講史學,常說要有史才(貴能分析,又貴能綜合。須將一件事解剖開來,從各方面去看)史識(須能見其全,其大,其遠,其深,人所不見處)與史德(要能不抱偏見,不做武斷,不憑主觀,不求速達。)

寫歷史有兩種分別。一種是隨時增新的寫,另一種是舊史新寫。所謂舊史翻新,第一條件自該根據舊史,不違背舊史原來之真實性。怎麼著手寫呢?不妨先看近人寫的,做初學入門。再正式看舊歷史,看得多了,逐漸自己有了見解,再著手寫。



第二講〈如何研究政治史〉摘要:

若講政治,則要重在制度,屬專門史。從前人學歷史,必特別注重政治制度方面。亦可說中國歷史價值,即在能涵有傳統的政治制度,並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若不明白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可說就不能懂得中國史。中國專講政治制度的書,有所謂「三通」,即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鄭樵《通志》、與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

為何講制度的書,必稱為「通」?這因中國政史照慣例是分代編纂的,即所謂斷代史,但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則自古迄今,卻另有其一種內在的一慣性。再此一貫中,有因有革,其所變革處雖不少,但亦多因襲前代仍舊不改的。我們講到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大體可劃分為兩段落,前一段落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後一段落為秦以後之郡縣政治。

研究中國制度史,必須注意兩點:
一、研究制度,不該專從制度本身看,而該會通著與此制度相關之一切史實來研究。一因    制度必針對當時實際政治而設立而運用,一因每一制度自其開始到終了,在其過程中也不斷有變動,有修改。
二、研究制度,必須明白在使制度之背後實有一套思想,與一套理論之存在。



第三講〈如何研究社會史〉摘要:

大凡一個國家或民族,能維持一長時期的歷史,到數百年或千年以上,並能有繼續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即此可證此國家與民族,必有其一番潛在深厚的力量存在。必然有其獲得此項成績之主要原因,為其歷史發展與進步之所以然。

社會一詞,亦是外來的新名詞,中國古人稱社會為「鄉」。鄉的觀念,在中國一向極受重視。

任何一國與一民族之歷史,必然會有其特殊性。我們絕不認為世界人類歷史,乃遵循同一軌道演進,而相互間可以更無異致者。我們都知道西方封建社會之崩潰,係由自由工商人即中產階級在城市中興起,因而自由資本主義社會替代了封建社會而興起。近代西方城市興起,在西方史家有許多專書敘述。但中國歷史上之城市,則同時為政治與工商業之中心。惟其中國歷史是一貫綿延從未中斷的,因此中國城市能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綿延者,為數甚多。

我認為中國社會之最特殊處,便是在中國社會中同時有士、農、工、商之四民。若我們必為中國社會定一名稱,則不如稱之曰「四民社會」,較為合宜。在此四民中,士之一民最為特色。我將試照中國歷史上關於此一方面之變動情況,來為中國社會再細加劃分,約略可有下列之數時期:
一、游士時期:此為春秋末貴族階級崩潰,士人新興之一轉型期。
二、郎吏時期:此一時段指兩漢言,也可稱為「察舉社會」、「太學生社會」;此時期後半段,漸有士族興起,亦可稱為「士族興起的社會」或「士族社會」。
三、九品中正時期: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可以稱為「門第社會」的士族確立時期。
四、科舉時期:唐代科舉制度產生,而門第社會逐次崩潰,又為一轉型期,我們可以稱為「門第過渡時期」。
五、進士時期:我們可以劃分宋之後稱之為「白衣舉子之社會」。

接著略述研究中國社會史之有關書籍材料的問題。中國史籍之記載方法,自有一套體例。若我們不明白其體例,便不知何項材料應向何種書中或書中之哪一方面去找尋。

如果我們有意研究唐代以前的中國社會史,則有兩種中國古學必須注意。一是氏姓之學,一是譜牒之學。我們可以說,「家族」是中國社會組織中一最要的核心。但唐以前,族之重要性由過於家。宋以下,則家之重要性轉勝於族。而家與族之所由組成,以及其維持永遠之重要機能,則在「禮」。另外一種應該注意的史料,便是「方志」。

要研究社會史,應當從當前親身所處的現實社會著手。研究社會,猶如研究歷史。同時,研究歷史,亦即猶如研究社會。主要在能把握其傳統性,顯出其特殊性,看出其人群相處間幾項一定的關係。



第四講〈如何研究經濟史〉摘要:

中國以農立國,只有農業生產為人生所最必須,乃最具低水準經濟中所應有之積極價值者。中國的人文主義,亦可說是人本位主義。因此中國歷史上各項經濟政策,亦都根據於其全體人群的生活意義與真實需要,而來做決定。故中國的經濟理想水準主在平。

《論語》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大學》云:「有德此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荀子云:「聖人制禮義,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不必屈於欲,二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第五講〈如何研究學術史〉摘要:

中國歷史上之傳統理想,乃是由政治來領導社會,由學術來領導政治,而學術則起於社會下層,不受政府之控制。在此一上一下循環貫通之活潑機體之組織下,遂使中國歷史能穩步向前,以日臻光明之境。我們又可以說,以學術來創立政教制度者,以周公為第一人,而孔子繼之。如韓昌黎所說:「周公在上,故其事行。孔子在下,故其說長。」兩者不同皆在此。

至秦漢以後,中國學術大致歸宗於儒家,此非各家盡被排斥之謂,實是後起儒家能薈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義,將之盡行吸收,融會為一。故中國學術之主要出發點,乃是一種人本位主義,亦可說是一種人文主義。其主要精神,乃再面對人群社會中一切人事問題之各項實際措施。因此如西方所有純思辯的哲學,由言辯邏輯可以無限引申而成一套完整之大系統大理論者,在中國學術史上幾乎絕無僅有。故在中國學術史上,亦可謂並無純粹之思想家或哲學家。「思想」兩字,實近代中國接觸西方以後所興起之一新名詞,中國舊傳統只言「學術」,或言「學問」,不言「思想」。這因西方近代科學所研究之對象,乃指向於自然界之一切實物與現象,而中國傳統學術所著意者,乃在人文界之一實事上。中國本於其傳統的人文精神,一向為學術所重,則在通不在專,在彼不在此,此為治中國學術史者所不可不知。宗教在中國社會之所以不發達不長成,因儒家思想內本已含有一番宗教精神,可以代替宗教功能了。

西方哲學所求是一套純知識,純理論。他們認為知識與理論可以超事物而先在。他們只是為知識而知識,認為要獲得那套純知識純理論,則應先超乎種種實際事物之外之上來運用思想,然後其所得乃純乃真,然後再把此一套純知識純理論安放近實際人生中,此是西方哲學精神。因 此西方哲學只是一種純真理純知識之愛好與追求。

中國傳統學術可分為兩大綱,一是心性之學,亦可說是德性之學,即正心、誠意之學,反應人生實際問題上,人類所共同並可能的一種交往感應的心理,先秦道家中之莊老,對人類心性方面極有研究;二是治平之學,亦可稱為史學,屬於實踐,墨家墨子特別重視人群治平實踐。但唯有儒家孔、孟,乃於心性治平之學兩途並重,兼道、墨之長,而無其缺,故能成為中國學術史上之大傳統。

故欲研究中國學術史,首需注重其心性修養與人群實踐。換言之,須從學者本身之實際人生來瞭解其學術。此又與研究西方學術不同,我們只注重其思想其哲學體系即可,其人並不重要。中國人講人事又有三大目標,即晉叔孫豹所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國傳統學術每喜歡評論人物,把人分等第;中國人所理想,人在群體社會中,所應嚮往所該表現的最高鵠的即是「善」



第六講〈如何研究歷史人物〉摘要:

歷史是人事的紀錄,必是先有了人才有歷史的。歷史是屬於全人群的,但在此人群中,能參加創造歷史與持續歷史者,則總屬少數。中國正史二十四史的體例,特別注重列傳,可見中國人一向以人物為歷史中心。故要研究歷史,首先要懂得人,由其需要懂得少數的歷史人物。

我們研究歷史的主要目的,或主要功能,是在希望人能成為一歷史人物。此下試將中國歷史人物分作幾類來加以述說:
第一類:先說關於治世盛世的人物與衰世亂世的人物。
中國歷史上,凡逢治世盛世,如漢、如唐、如明、如清,所出人物反而比較少,他們對此下歷史之作用與影響也往往比較小。至於衰世亂世,如戰國、如漢末、三國、如宋、如明末,所出人物反而比較多,其對中國歷史此下之作用與影響也比較大。
第二類:關於得志成功的人物與不得志失敗的人物。
所謂得志,指其在當時活動上或說在當時歷史舞台上有所表現。不得志者,則當其身跑不上歷史舞台,或跑上了而其事業終歸於失敗。宋儒陸象山曾說:「人不可以依草附木。」一有依附,其人格特質便會不出色。縱使依附於事業,也一樣如此。失敗英雄,因無事業可依附,而更見出色。
第三類:要講到有表現的人物與無表現的人物。
中國歷史上,正有許多偉大人物,其偉大處,則正因其無所表現而見。此話似乎很難懂,但在中國歷史上,此種例,多不勝舉,亦可說此正是中國歷史之偉大處,也即是中國文化之偉大處。



第七講〈如何研究歷史地理〉摘要:

地不同,人不同,因此歷史演變也不同。孔子不能出生在印度,釋迦牟尼不能出生在耶路撒冷,耶穌亦不能出生在中國,此有地理和歷史的雙重限制。

中國古時,常把天、地、人三位和在一起講,人處於共通的天之下,但必經由個別的地,而後再能回復到共通的天,此為人類歷史演變一共同的大進程。人由個別性回歸到共通性,亦為人類文化理想一大目標。只有中國深明此義,並亦依慣保持此趨向,總是合而為一,自始到今,只是一個中國。歐洲歷史則不然,西洋史因受地域性之限制,而成其為分裂的。

讀西方史,其各地區之相互爭鬥與此起彼落,頗易見。讀中國史,其各地區之相互融合與彼此配合,其事卻不易見。故而學習中國歷史,更應先熟悉中國地理,地理背景不同,疆域不同,首都不同,國防形勢不同,經濟命脈不同,種種有關地理狀況之不同之極大差異在內。

再進一步就東西雙方歷史大趨勢言,西洋史是轉動的,自小地面轉向大地面,自低地轉向高地,自溫暖地區轉向寒冷地區。中國歷史趨勢,不好說是轉動的,只好說是拓展的。最先從某一狹小區域,展擴到廣大地區去。由是而再從廣大地區推拓到較狹小地區,從高燥地帶推拓到低濕地帶,從寒冷地區推拓到溫暖地區。講到一個歷史區域在地理上的不斷推拓,只有美國與中國有相似處。中國推拓不僅是地區推擴,同時歷史疆域文化也隨之推廣了,但美國之西拓也不過百餘年歷史,中國卻有五千年歷史。

從前研究歷史地理,多先注意看兩部書,一是《禹貢》,但此書只注意在政治經濟方面,不如《漢書‧地理志》開始注意到各地區氣候、生產、交通條件的不同,而影響到人文活動。

大致來說,古代中國是北方人的,例如孔子便是著例;長江以南地區正式露頭角佔地位要自唐宋始,慧能與朱子是代表;珠江流域出生歷史人物則為更後之事,例如孫中山。

今天的西方人,講歷史人類文化前途,似乎均帶有一種悲觀氣氛。其實西方人自有歷史哲學以來,便是帶有悲觀氣氛的。譬如Hegal,他認為人類最後命運當掌握在日耳曼民族手中;Marx的辨證唯物史觀也是悲觀的,以一猶太人認定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打倒資產階級,便是對歐洲文化無關痛癢;英國史家湯恩比也是悲觀地認為西方之所以不能統治世界,是內部之因導致。

也有人說,西方文化發生在都市,因形勢是對外,工商業必向外推求,以維持程式的繁榮與存在,因此都市間是既競爭又相互獨立;中國文化植根在農村,都市之出現是由四周農村向心凝結而成,故而具有穩定性。

中國各地,無論通都大邑、窮鄉僻壤,都有歷史上的名勝古蹟,人物遺風。有人以為中國地理易於統一,不如歐洲地理之易於分裂,卻不知戰國時代各國據地為王一如歐洲諸國,卻仍統一為一個國家。



第八講〈如何研究文化史〉摘要:

文化是全部歷史之整體,我們需在歷史之整全體內尋求歷史之大進程,這才是文化的真正意義。「文化」一詞,亦從西方翻譯而來,為理解世界諸多民族、地區,在歷史學之上,近百年來興起一套文化學,可知文化即歷史,但研究文化需有哲學智慧,才能統一其精神來。

研究中國文化除了要有哲學頭腦,並以歷史事實為根據外,亦須注意下列幾點:
一、討論文化要注意辨異同。
二、討論文化須從大處著眼,不可單看其細小處。
三、討論文化要自其匯通處看,不當專自其別處尋。
四、討論文化應懂得從遠處看,不可專自近處尋。
五、討論文化應自其優點與長處看,不當只從其劣點與短處看。

接下來略談有關討論文化問題的其他方面:
一是所謂文化精神與文化病。任何一種文化都會出毛病,但文化病往往恰好正從其文化優點上出生。若要把別人長處來彌補自己短處,便有所謂文化交流與文化革新,但亦須注意彼此間相互配合的問題。
二是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之別。究竟統一性、大同性的世界文化將在何時出現?誰也不知道。毀滅了各民族,何來有世界人?毀滅了各民族文化傳統,又何來有世界文化?
再來談文化的陶冶與修養,及其承擔與護持。自然非有一番文化修養與文化陶冶的人,便無法善盡承擔文化與護持文化之責,而陷入文化自大與文化自卑的窘境。

(本書為東華大學歷史學系95上史學導論研讀書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