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見之於行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論與表述〉

作者:羅志田(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摘要:

一、近代中國的變與不變
    近代中國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變動既劇烈又頻繁。各種變化中最引人注目者,當然還是西潮的衝擊,即晚清人愛說的「數千年未有的大變局」,這也是過去研究的重點;近年中外學界皆有更加注重中國本土因素的傾向,值得鼓勵,但不能因此便忘記什麼是當時當地人最受刺激和最為關注的。其實,衝擊中國的西方也是一個變量,不僅「西方」這一名詞涵蓋下的各國各族各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就是整個歐美自身在近代也是日新月異、變化萬千。只有在較全面深入地瞭解了變與不變的兩面之後,才能更充分地認識近代中國。
    近代中國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多歧性:幅員廣闊造成了明顯的區域性發展差異,同時還存在著社會變動與思想(或心態)等具體面向的發展變化速度不同步的現象。
    在此些特性之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注重趨新的研究,不夠「新」的研究題目得不到注視,即使是偏向趨新的題目亦可能遭到忽略。

二、學術傳統的中斷與傳承
    趨新畢竟是近代中國的主流,然以往關注的面向和問題卻不甚足夠,例如五四新文化運動即是一例,事件雖蓋棺,爭議卻未論定。
   弔詭的是,儘管趨新是中國近代史的整體趨向,然而在研究題目的選定上,傳統仍然是主軸,「民眾」一直未能躍居研究的中心,例如數量極大的纏足婦女、廢科舉後的鄉村塾師、民初居於上海的滿清遺老等等。一個可供選擇的取向恐怕是將研究重心轉向具體的中下層機構、群體、人物和事件。


三、前後左右治史:史料與理論的互補
    對中國近代史言,檔案特別是基層檔案的運用仍極為不足,這是在小地方的論述迄今依然薄弱的原因之一。同時,在注重日記、書信、回憶錄等史料的運用上,在肯定其為第一手史料下,應注意其史料真偽性的問題,考察其出現的原因及過程。
    在具體研究題目上,則不一定非要套用什麼特定的理論不可。因為任何具體的理論都自成「體系」,有其附帶的框框,未必全適用異時異地異學科的研究。對於西方史學的長處,要以開放的心態予以充分肯定並學習參考之;但首先要對其真正瞭解,沒有瞭解談何借鑑,更不足言對話。同時,沒有自身的學術立足點及在此基礎上的學術優勢,也談不上對話,所以中國史學不能盲目跟的西方跑。


四、見之於行事:淺議史學表述
    初學者恐怕還是先養成蒐集資料並據以言事的習慣為宜,此後再視個人性之所近,看是否朝兼言事理的方向發展。強調的是據資料以言事的表述方式,即先把事情本身說清楚,這應是使學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史家讀史料時貴在同時讀出「作者實際上提供的東西」和「他自認為提供的東西」;前者略近於我們過去所說的「言外之意」,後者即作者自己之所欲言。

   所謂「旁採史實人情」,正是前後左右治史的具體表述。特定的歷史事件不一定都有明確的因果,不少事件或人物很可能是偶然成為「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但即使是偶發事件,期能達到時人及之後史家注意的程度,也必有其前後左右時勢的作用,受其周圍社會、思想、文化、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格飛 的頭像
    齊格飛

    亦史亦哲且習法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