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冷戰史新研究":源起、學術特徵及其批判
作者:陳兼、余偉民
出處:《歷史研究》(2003.4)
問題意識:
從仍在發展中,以大量冷戰相關檔案開放及研究機構推動的""冷戰史新研究"(The New Cold War History)作一評述。
摘要:
一、冷戰史"舊研究":闡釋與批判
正統派(The Orthodox school)或傳統派(Traditional School)盛行於19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認為冷戰起因於蘇聯欲制霸世界,美國要對抗邪惡蘇聯,失去中國論(The "Lost China" Thesis)即是一例。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正統派結束合以Hans Maugenthau為主的現實主義,以"權力"(power)做為分析國際政治的論點,忽視意識形態。
1960年代崛起的修正派(Revisionist School)將冷戰起因歸咎於美國的帝國主義式擴張,此派因越戰及民權運動而興。在同樣具有美國中心論的修正派,因無法精確掌握史料及受限現實主義分析方法,就出現失去機會論(The "Lost Chance" Thesis)的論爭。
70年代由於冷戰初期的檔案解密,美蘇對峙和緩等背景,後修正派(Post-Revisionist School)充分運用西方國家檔案去指出美蘇因互不瞭解且一再加深促成冷戰。
三派共同點是美國中心論下,運用西方世界檔案及現實主義分析方法,處理政治與重大危機的議題,本質上是「美國外交史」而非「冷戰史」。
二、Gaddis與"冷戰史新研究"的崛起
由於1970年代史學轉向降低了對傳統政治外交史的關注,加上美蘇各自檔案的開放可以去探討共產統治崩潰之因,以及現實主義分析趨向僵化等因素,Joho Lewis Gaddis展開了以冷戰的what, how, why一系列問題,出版了《我們現在知道了:對冷戰歷史的再思考》一書。
Gaddis在書中揚棄了現實主義的權力分析,轉而重視思想觀念與制度合法性,並且能善用西方世界與前共產國家的史料進行重大事件與歷史人物之探討,但他認為冷戰時期普通人生活也應重視;此即Gaddis雖認為蘇聯是冷戰的發動者,但與正統派學者大相逕庭之處。
三、"冷戰史新研究"的主要學術特徵及相關問題
冷戰史的第一特徵是局外性的時空架構,並有普及歷史記憶的需求;第二個特徵是將其置於20世紀世界史、國際關係史及區域歷史之中加以考察,這是因為兩大陣營檔案資料的大量開放;第三為美國中心論屢受挑戰,隨之可探討國際體系走向多元與非西方化;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意識型態受到重視,並探討普通人的生活經歷。
四、"冷戰史新研究"與中國學者的參與
薛理泰、張曙光、翟強、盛慕真、陳兼等中國學者擁有運用中文史料的能力、中國的冷戰經驗而有對"冷戰史新研究"有所貢獻,但由於英語世界冷戰史學者不識中文且中文著作未譯成英文,加上議題理解之故而被忽視。
五、對冷戰史研究進一步發展的幾點看法
檔案資料的開放利用問題,建立批判性的學術研究視野、跨學科與專業化之關係及知識更新的壓力、具有知識關懷的學術對話是往後研究發展的四個見解。
- May 26 Tue 2009 18:11
摘讀陳兼、余偉民〈冷戰史新研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