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兩年前看到現在,碰過幾十位的大學教師,真正做到黃崇憲這樣子的老師,有一成我就偷笑了。
特優教學得獎教師專訪:社會系黃崇憲教授
如何設計教學大綱
在課程大綱裡面,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好的課程大綱要具足的元素,第一個是規定,課程的規定要很清楚,包括你成績的給法,學生畢竟還是在意成績,你的要求是什麼,這些都要很清楚的在課程大綱裡面呈現。
另外一個就是對於你所教授的那門課,課程專門知識的掌握、整理跟分配,以學期為單位來分配課程的專門知識。
另外就是課程大綱的豐富性,我比較傾向於課程大綱不只是課程大綱,同時要成為學生外在參考的一個憑藉。因為在課程裡面雖然很多沒有辦法敎到,但是我總希望能夠放越多的資訊在裡面,只要是有相關的。所以我有時候會用部落格的方式來呈現,雖然我只能上十六週,有些主題我沒辦法全部涵蓋到,可是我會把它放到部落格,我們的Reading(閱讀)沒辦法讀那麼多,可是我會分不同的層次,譬如background(背景)的閱讀,是學生自己閱讀的,然後有大家一起讀的、在課堂上討論的,還會有次主題和進階的閱讀。像進階的閱讀,特別會對研究生有幫助,或者不一定是研究生,只要是對當週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們,他們就會想要知道更多。
就這個定義上而言,課程大綱有點像是那一門課的知識地圖,給學生一個導覽,是這學期要走的路,當然,其中會有一些小的岔路,我們可以去尋幽探訪一下,我也會整個把它放進教學大綱裡面來。我過去的經驗是一個好的教學大綱,如果用work hour(工作小時)來說可能要超過四十小時,其實蠻花時間的。
如何帶討論課
很多教育學方面的學者,或者從學習理論的觀點來看,已經很清楚的知道討論課是一個比老師單方面授課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按照一些專家的數據,老師單方面的授課,學生能夠記得的Lecture(課程),大約只有五個百分比。可是如果你用討論課的方式,學生能夠記得的大概在五十個百分比,從研究來說,這個數字是非常有說服力的。
當看完這個研究之後,我回過頭去想自己的學習經驗,也是如此。現在事過境遷,都過了那麼久了,我們很難能夠記得老師講過什麼,但是我們會記得在討論課程裡面,我們發言過的東西,或者同學的發言。可以說,討論課讓我們自己啟動了,從一個比較被動的資訊接收者,成為一個創造知識、知識的提供者。因為你要討論,你要準備你的發言,那個時候你就會動起來。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你成為一個比較積極的參與者,當然學習成效也會比較好。
所以只要大學部不是必修課的,我一定採用討論的方式。但台灣的學生畢竟不是特別習慣課程完全用討論的方式進行,所以一開始我也必須面臨一些挑戰,如何讓這些學生充分的參與討論,這方面的教學技巧被逼得必須要發展出來,現在我的課堂上,討論的冷場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他們會很積極的參與,這個當然是需要一點點的時間。開學的一兩個星期,你必須要把整個討論的氣氛、調性、參與感,特別是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培養起來,鼓勵他們發言。我的課幾乎沒有同學完全不發言的情形,大家可以一直談、一直談。當然,老師不免要有一些提問的設計,或者鼓勵他們發言,特別是那些不勇於發言的同學。但整體上來說,我不需要特別花力氣去帶動他們討論,學生現在已經習慣整個討論的流程,整個流程是很自然的,我現在大學部的課都是這樣。
如何評量
我的評分方式昰課堂討論佔百分之三十,每個星期的Issue memo佔百分之五十,剩下的二十分就是他們的Presentation(表達)。
選修課沒有期中考、期末考,但我每個星期要他們交Issue memo,這部份我會佔五十分,通常很少老師把Issue memo比重佔這麼大的。我是希望:第一個-我不想考試,因為我覺得台灣學生被考壞了,不需要考那麼多試。第二個-考試也不是很好的學習機制。我希望把期中考、期末考這種考試免不了有背多分,學生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的考題,我想把那種東西分散掉在每個星期。
這部份也牽涉到我的教育哲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我希望學生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實作中建立起來。所以我讓學生每個星期事先閱讀,閱讀完寫心得報告。因為學生寫心得報告的時候,一方面可以檢證他到底有沒有讀過文本,我們這個星期閱讀的論點是什麼,練習學生掌握文本的能力,讓他們知道重點在哪邊。接著我會要求他們寫對於前半部寫的論點,有什麼其他的想法,這個練習是很重要的練習,主要在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Presentation(表達)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我認為在大學的時候也要具足這個技巧所以這個當然也是構成我評分的一部份。
除了一百分的評分之外,我通常會有其它的加分機制。加分的機制從一個教學的設計來說,是啟動加分機制作為一個誘因結構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我覺得這也是老師可以考慮的,並不見得一定要把分數設定在一百分就是滿分。老師其實可以有一些加分的機制,讓學生永遠覺得他們有努力的空間。其中包括,如果有學期報告的,也可以讓他們修改,給他們第二次的分數,那個也可以做為一種加分的機制。評量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工具,老師必須要發展出好的評量,所謂好的評量的意思是說,那種評量要能達到你所企圖學生要完成的學習,還有你個人的教學效果。這些評量不要小看它,它是很實際的載具,幫老師去執行、達到老師設定的教學成果。
來自於學生的回饋
作為一個教學的人,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教學成功,學生的反應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個老師必須要用教學評鑑才知道自己的教學成敗,可能也太晚了,學期都結束了。
我想,只要老師留意受教者的反應,在每個星期,學生對你的眼神接觸、討論、或者是課堂後的聊天,都可以得到教學的回饋,知道學生們的問題在哪裡。另外,當我覺得我的教學感覺到有點卡住,有點像卡帶的那種感覺,我通常會在一開始的第五、六個星期,會撥一段時間出來,請他們不記名的寫他們對課程的想法。
我曾經在兩年前,六、七十人的必修課裡面,在期中考前的一週,花了近一堂半的時間跟學生們分享、討論對這個課程的意見。學生當然不見得都能夠暢所欲言,師生之間畢竟還有權力關係,可是他們敢發言的程度超出我的預料。一方面他們也知道老師的風格,老師可以說某種程度取得他們的信任,所以他們的意見,包括負面的意見,他們認為可以改善的意見也會講。更令我訝異的是後來有學生寄E-mail給我,說他們從小學到現在的求學過程中,從來沒有老師在課堂上公開檢討自己的教學,就那個學生還有他身邊的同學們而言,他們的感受很強。我會覺得這個比授課更重要,讓他們知道其實老師和學生之間,在這門課之中,我們都是互為主體,大家都可以參與,目標只有一個,讓這個課變成一個有趣的、學習知識的場域。就課程的某種程度而言,這變成是一種身教,老師有這個胸襟和雅量接受學生們的意見,比起學生真正所企圖希望你改進的,也許學生學到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教學專業發展
教學至少需要兩個部份:一個是你學門的專業性,你敎的那門課;第二個是教學本身,或者教學技巧本身的知識,這兩部份我覺得都需要。
最弔詭的是,大學老師都沒有修過教育學程,都沒有經過所謂的師資培育,我們現在要敎小學、初中、高中,都要去修教育學程的課。我認為教學,就算是大學教授,沒有這一方面的豁免權,教學技巧還是需要學習、發展、改善。可是我們好像沒有這個機制,現在東海成立教學資源中心,我也希望他們能夠擔負起這個工作。當然,這種單位在台灣是新的嘗試,國外一直都有,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我們可以想見,就算是研究型大學,也是要教書,那教學型的大學就更不用說了。如果大學能夠更積極的介入這一塊,透過教學資源中心,扮演更好的角色,類似教師成長工作坊這樣的活動設計,當然是會有幫助。
我們以前在美國一剛開始當TA也要去參TA-work-shop,對我第一次當TA來講幫助很大,因為對那個工作完全陌生,有點像是職前訓練,叫一些表現很不錯的TA來上課、講給你聽、分享他的經驗,這個都是很重要的。TA是如此,老師更應該是如此,大學教授要練習拋開自己的身段,教學需要一點學習,每個人天份不太一樣,真的有那種天生就比較會教書的,可是偉大的老師絕對不是天生的,那是一個迷思。
偉大的老師需要學習,不斷的自我改善,長期的自我要求才能建構起來。好的老師的背後,幾乎都是有跡可循的。他一定是一個用心,然後在經驗裏面修正、微調、改善,學校如果能夠多朝這個方向去發展,我認為很好。有時候我也會想要聽這種課,類似教師成長工作坊,能夠找來跟教學成長相關的,我也很願意學習。所以我認為教學既然是一個技巧,而且這個技巧,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學來的,這部份約佔教學的百分之八十,那百分之八十的這部份,我覺得教學資源中心就可以介入去努力。
教學的內在滿足感
我想教書很大的一個滿足感,是內在的滿足感,知道自己的教學影響了你的學生,而且是學生覺得受用,是好的影響,我想這是很重要的。在教學的過程裏內在的滿足感是主要的來源,比得獎或者其他微不足道的物質報酬要來得重要。我想,教學的內在滿足感奠定了我在教書之後能夠很自然的投入,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個人的生命哲學,很自然的把我引導到我就是一個會對教學很投入,不需要外在機制來牽制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生命的感通、啟發種種,讓學生生活變得比較深刻,或者過有意義的生活,這些很抽象的原因是讓我成為一個願意把教學當成一個志業來對待的人。因為我在這裡面得到滿足,那個滿足來自於一種生命裡的、很自然的力量。所以不需要很多外在的機制來牽制我,推動我、或者誘導我,包括優良教師獎,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我最主要的誘因結構。
歸根究底的來說,要成為一個好的老師,就是你要有內在生命的那個力量。那個內在的生命力量越強,就不會覺得做起來很辛苦。雖然外面的人都覺得你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可是對你來講,你那個力量源源不絕,而那個力量其實就來自生命之間的一種碰撞,你希望對其他生命有好的幫助,我想我教學的力量最主要來自於這部份。
- Jul 03 Sun 2011 20:03
[轉錄]特優教學得獎教師專訪:社會系黃崇憲教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