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是Lopiota於批踢踢NTU版,回覆「其實我們不需要那麼多TA」一文而來



其實我覺得這篇文章提到了一些滿有意思的問題,所以試著講講我的想法。

前半段討論得已經不少了,我想多數人應該都贊成,我們需要更完善的計畫審查與成果評鑑制度,去維持、提升TA團隊(我認為是包括教師與TA)的工作品質。所以我想就後半段來討論好了。雖然原PO說他希望能討論的是原則性的問題而非個案,但對我而言我是沒辦法跳過案例來討論原則的,所以也就只好講講自己的例子了。

以下不會完全依照原文的順序與脈絡來寫,祈請見諒。


------------------------------------------------------------

我自己是歷史系出身,從05年進大學部到去年進碩士班,兩個學期以來擔任過三個有討論課的課程TA,其中包括系上的必修課以及通識。

從我自己直觀的感覺來說,我認為以我系上的狀況,在實施TA制討論課之後,必修課教學的強度與教學品質都有顯著的提升。我大一時還沒有五年五百億,課程全部都是講演課,就是每個禮拜交份作業而已。但當我開始擔任TA時,我發現老師們在教學上能夠有更多元的安排,能利用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比以往豐富很多。TA的輔助讓老師能夠有更具系統性的教學,也能夠有效提升對於修課學生的要求。我的感覺是,現在的大一學生普遍比我大一時的同學還要用功(好吧,至少比我大一時用功),寫出來的報告品質我覺得也比我大一時寫出來的東西好。

當然這只是我直觀的感覺而已,所以似乎還需要從其他方面來看,討論課TA在教學上到底還能發揮哪些功能。

原PO提到一件滿重要的事情:



2.其次,研究所開討論課,這還算可以理解,但大一課程跟通識課程開討論課,實在是很荒謬,這等於叫學生在知識極少的處境之下,就要開始討論(非探討)知識。這就如同沒有食材、或只有一兩樣,就已經在教學生煮高級料理了。其結果就是學生煞有其事的說我要加入這番這番食材,炒出一道如何美味的料理,其實大多都是想像。說難聽一點,討論課其實是辦家家酒、裝大人、大朋友帶小朋友,學生感覺自己既然也能討論知識,應該也算個知識份子。說「大朋友帶小朋友」並不過份,我自己是剛考上研究所的人,你就會知道如果你不是對於求知有特殊的信念或是有什麼體會,其實你的知識程度,大學部的學生念一念也跟你差不多,有幾個TA在講授討論課資料時不會感到心虛?知道自己真的有能力引導台下的學生。事實上,討論課真的要存在,那必須是像孔子等級的老師在上,才不會造成扭曲,因為這必須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小扣而大鳴、深入而淺出,但這種能力怎麼會是在讀碩士時就出現的呢?


首先我要說,我確實碰到過這種狀況。我不清楚其他學科是怎麼樣,但是在我們行內,碩班學生的確只能算是入門者,很菜很菜的那種。我相信沒有幾個歷史系碩班的學生敢宣稱自己擁有「遠超過」大學生的知識程度。

我自己剛開始帶討論課時,就發現帶討論是一件比我想像中要複雜、嚴肅得多的事情。討論的材料有很多是我不熟悉的、討論的課題是我以前少有接觸的......要說到這門學問的本質或者精神,嘛,念了四年是有一些感覺但實在不能說是「通」了。原PO所說的「心虛」我深有所感,從我第一次站上討論課的講台以來我一直都為自己知識的不足與侷限感到不安。說真格的,我認為至少在人文學的領域中,只要是比較負責任一點的TA都一定會有類似的反省和焦慮。

問題是,然後呢?作為一個討論課TA,你覺得自己到底可以帶給學生哪些幫助哪些收穫?你覺得要怎麼作、作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對得起眼前認真求學的學生?

這個問題就搞了我好一段時間。以我的知識能力,我沒有把握一定能「教授」給學生什麼知識或者道理。但是知識學問的灌輸到底是不是討論課的本意呢?以我自己有限的經驗,我合作過的老師大概也不會對TA有這種期望。如果是這樣,那麼討論課期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碩班學生,相較於大學部學生,主要差別大概也就是入行得早一些;除了書念得多一些之外大概就是對這門學問的理解與心得也稍微多一點。從另一個方向來說,一個初入大學的本科系大一生,或者一個剛接觸歷史學的外系生,他們對這門學問的認識是什麼?他們期望可以在這堂課學到什麼?他們需要那些知識哪些管道去接近這門學問?

我覺得上述這些問題或許正是探究討論課意義的關鍵。以歷史學來說,大多數只接觸過高中歷史課的人(包括高中生大學生社會人士),其實都搞不清楚歷史學是什麼,多半的印象就是聽聽故事背背年代。我相信很多人文學或者社會科學領域的同學們大概也都有類似的經驗:歷史系的被人家問說你們挖不挖骨頭?人類系的被問說啊你們跟歷史系是差在哪裡?政治系的被問說你們畢業是不是都要進立法院?社會系的被問說你們是不是常常上街抗議?最後再補上一句,啊你們畢業能作什麼......?


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第一要務,與其是傳授歷史知識或者灌輸歷史學偉大博深的精神要義,倒不如說是,以我們「過來人」的一點經驗與心得,試著告訴這些「新來者」:「我們這門學問是在作哪些事情」。這門學問會關心哪些問題、會怎麼看待問題、有哪些理解事情的角度......乃至於文本材料可以怎麼讀、做學問研究時會有哪些方法......在我看來,討論課的本質或許跟在杜鵑花節裡跟小朋友介紹科系差不多,只是我們有一個學期(甚或一年)的時間,透過各種各樣的閱讀與討論,以具體的方式讓學生更生動、更深入地認識這個學科的內涵。TA所擔當的,不會也無法是一切問題迷惑的解答者,而是一個引路人,告訴人們這個園地存在著哪些奇珍異獸、花草樹木。

基本上,我相信一個碩班學生(甚至高年級的大學生),如果對他所研讀的學問有熱情、有興趣、相信這門學問的意義、並能在研讀的過程中發現這門學問的可愛與樂趣,並且願意去分享這些經驗,那他就可以當一個稱職的討論課TA。而在我的經驗中,這樣的方式遠比只有老師的講授來得有效、讓人接受。


1.首先,把討論變成一門課,就像不用功的小學生一樣,「把回家作業拿來學校做」。討論課就是叫老師少上課,以便讓同學討論,試問這種對待知識的前提怎麼可能真的提升知識水準?探討知識是求知者的責任,而大學生「應該」(雖然實際狀況不符)是來大學求知的。我們自己想想,如果今天來了一個大師要演講,我們會不會跟他說:「大師,你今天只能講兩個小時,剩下一小時要留給聽眾帶開討論。」這一聽就知道太可笑了。但是,再想一想,難道我們在大學上課不應該是這種態度嗎?


這一段我想到的是一個看似不太相關的問題,那就是老師與TA在教學上的關係。

先姑且不論老師們是否都以「大師」自居。一個開授有討論課的教師,除了自己在課堂上的講授以外,他還應該為討論課作哪一些安排?這個其實也可以和上面所談的問題一起來看。對開課老師來說,他這門課希望達到怎麼樣的教學效果?討論課在這門課程中的定位與功用是什麼?

我碩一上應徵的第一份TA工作(是通識課),老師在學期開始前就召集了全體TA去開課前會議。那次的經驗讓我大開眼界:除了拜碼頭以外,整個程序包括了確認課程日程進度、討論準備工作的分工(我們第一次上課就會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確認每個學生在討論課中可能的狀況)、前輩們的經驗分享......另外就是,花了相當的時間向幾位新進TA說明,討論課與講演課之間的關係為何。老師提出的概念是,老師與TA實際上是一個教學團隊,雖然本課程的討論課給助教發揮的空間很大(每個助教可以針對老師開的主題與讀本去調整討論課的進行方式、呈現方法),但是整個課程的規劃條理分明,團隊的運作也極有秩序與效率。事實也證明,這門課的教學品質相當理想;根據我們自製的期末問卷,學生的反應大體上也都相當不錯。

我想,除了對TA的要求之外,老師對於討論課的態度也同樣是很重要的。授課的老師有沒有能力作出一個完整的課程規劃,讓討論課能夠搭配著講演課的進度與內容進行,這同樣也是TA制度能不能成功的關鍵。


2.第三,討論是重要的,是!但討論是「傳授知識」嗎?如果不是,討論能算是教育嗎?以寬鬆的標準而言當然算,就像在幼稚園只是帶小朋友玩遊戲也能算是教育,但是這裡是大學。 一個深思的TA一定會發現一種狀況,那就是當你要同學發表意見,之後要評論甚至批判時,其實討論課就不像討論課了。討論課最普遍的狀況,就是大家自由發言,TA也不要說太多,討論課最後就像是參加營隊的心得分享而已。再強調一次,我不是在說討論沒有意義,而是在說,討論其實不應該、也沒有資格是一個大學的課?


然後要說的是,通識課與必修課的討論課仍有其基本的差異。通識課的期望主要是在於希望能讓修課的學生對一門學問建立起基本的認識與興趣,而必修課則是要為本科系學生接下來的大學求學過程鋪路,讓他們有良好的認識基礎:當然,理想上也希望他們能維持對這個學科的興趣。

討論課的進行方式與期望是和課程設計本身有極大關係的。前述的那門通識課中,老師除了安排讀本,也安排了如電影等材料的欣賞。TA的任務則在於,要將老師選取這些材料的理由在學生面前張顯出來:電影與文本的比較是要強調「再現」與歷史事實的關係、對文本的討論除了幫助認識歷史知識也在於討論歷史學可以對關照當今社會問題有哪些好處......於是TA在這樣的框架下可以有許多的安排,我的幾位前輩們帶領的討論課,使用了各種討論技巧與工具(學習單、投影片、音樂......),去達成目標:讓學生了解這門學問的一些關懷,也讓他們覺得有趣、願意自己持續去接觸這個領域。

正如上頭說的,我希望來修課的學生覺得這門學問有趣而有意義。我對自己的定位,在於希望能在維持討論品質與要求的前提下,讓他們覺得歷史學「好玩」。我不認為他們接下來會怎麼作怎麼想是我的責任,但我希望我的討論課可以作為一個窗口,或一個發端。從上學期的結果來說,我覺得自己應該還算有點成果。

這學期我帶的必修課型式就和上述頗有不同。基本上是每周讓學生輪流進行分組的報告,剩下的一半時間再由TA帶領文本(主要是一些史料)的討論。在這個地方,一方面是要要求參與的同學能對於文本提出意見、看法,另一方面也要要求他們對於文本的解讀與詮釋能力。對大一的學生來說這不是件很簡單的工作,因此TA的工作在於要給與他們適當的引領:某個用語在某個時代可能是什麼意思、某種口吻可能代表了歷史當事人的什麼心態、文本的寫作者是誰、預期的閱讀對象又是誰......這些都是歷史系學生基本的功課與訓練。而一樣的是,除了這些要求以外,也希望學生能對這些解讀與探索感到有所樂趣,進而作出真正有系統性的觀察和見解。

於是一個好的討論課,當然也就不會只是簡單的心得分享。重點在於,TA如何把討論帶到一個較具有建設性的方向,如何逼出同學的意見,並且在這些意見之上試著指出,在我們這門學問裡,你的意見可以被怎麼看待怎麼詮釋;在這門學問裡,這件事情還可以有哪些解釋。


----------------------------------------------------------------------------


最後還是回到一個問題,人文學科的課程中討論課的意義是什麼。

從原PO的說法來說,這個問題應該要回溯到一件事:人文學科的本質是什麼。當回到這個問題時,才疏學淺如我也只好誠實地回答:我現在也還在思考這個問題。也許我可以同意原PO所說,這是一個素質的問題,但在這裡也要問,是不是素質上稱不上全面成熟的人就只能接受知識的教授呢?

在這裡還是要回到我們對必修課和通識課理解的差異。一個外系的學生,出於興趣或者想混學分來修了一門通識,TA能作的就是告訴他們那兒有扇門,開給他看看,他要不要出門去花園裡逛逛則端視他的抉擇。對一個迫於無奈來修必修課的本科系學生而言,需要的是拉著他去花園裡走一圈,試著告訴他有哪些羊腸小徑也許是可以走看看的。碩班學生自然遠稱不上成熟,碩班學生自己也常常要試著把路走得更深更遠,去探究看看路是不是有盡頭。於是作為TA,我們的工作絕不是告訴學弟妹路的盡頭有些什麼東西,而只是告訴他們,他們的老師們為什麼給他們指了這樣一條路,這條路上可能有些什麼可以看看。我們的工作,是在引領新入門者,讓他們能夠自力地去完善自己的素質。


TA的工作不是那麼偉大的解答者,TA的工作只是引路者。而運氣好的話,也許在這過程中,自己也能有所收穫。


----


一點想法,請見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