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讀書會:被提到樂園?抑或永刑火湖?】
我答應學妹要編一份政治哲學讀書會的文本,但大部分的二十世紀思想家我盡量不放,那是個誘人的黑洞。即便殺掉大部分的當代思想家,還是有很多思想家被忽略了。譬如影響康德很深的David Hume、以憲法學界德、美派爭執來講應該要放《聯邦論》或《論美國的民主》等,拜託各位思想家們半夜不要找我算帳Orz
原初的想法,這是要在大一碰過法緒、邏輯、哲概之類的課後,到大四碰到法理學之前的兩年時間,可以用一學期聚會12-13次的時間討論一個主題,跑完當代法理學的思想源流。
一、主題:認識你自己
我們用古希臘跟啟蒙運動的思想資源,來反思個人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要在社群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1. 蘇格拉底:〈申辯篇〉、〈克里托篇〉、〈卡爾米德篇〉
2. 柏拉圖:〈歐緒弗洛篇〉、〈會飲篇〉、〈國家篇〉(選讀)
3.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選讀)、《政治學》(選讀)
4. 啟蒙思想:
(1)康德,〈答「何謂啟蒙?」之問題〉
(2)傅柯,〈何謂啟蒙?〉
(3)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選讀主奴辯證),《歷史哲學》(選讀導論)
二、主題:尤太─基督宗教傳統
尤太─基督宗教傳統與古希臘羅馬思想共同構成西方的思想兩大源流,我們先略讀希伯來聖經與新約聖經幾卷經書來理解一神信仰的內容,接著用七個思想家的文本來討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什麼?
1. 希伯來聖經:
(1)創世記:1-35章
(2)出埃及記:19-23章、32章
(3)利未記:16、19、25章
(4)民數記:21、30-31章
(5)約書亞記:1-2章、6章
(6)士師記:6-8章
(7)以賽亞書:2-4章、53章
2. 新約聖經:
(1)路加福音
(2)使徒行傳
(3)羅馬書
3. 奧古斯丁:《天主之城》(選讀第一、二、十一、十九卷)
4. 安瑟倫:〈上帝存在論〉
5. 阿奎那:《聖多默的神學》(選讀五路論證)
6. 馬丁路德:《路德選集》(選讀〈勸基督徒毋從事叛亂書〉、〈論俗世的權力〉)
7. 加爾文:《加爾文基督教要義》(選讀)
8.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選讀)
9. 尼采:《道德系譜學》(選讀)
三、主題:國家的角色
我們認為法律系應該要嚴肅看待國家應該如何扮演其角色。我們用西塞羅弟弟的書來說明沒有得到位置,就什麼理想都實現不了開始,透過馬基維利、霍布斯、洛克、盧梭這四人來說明國家可以且應該做哪些事情,接著以康德的永久和平論來討論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最後以韋伯的志業來鼓勵每個法律人找到自己的志業並願意忍受瑣碎的日常工作作結。
1. 西塞羅:《贏了再說》
2. 馬基維利:《君主論》(選讀)、《論李維羅馬史》(選讀)
3. 霍布斯:《利維坦》
4. 洛克:《政府論次講》
5.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約論》(選讀)
6. 康德:〈在世界公民底觀點下的普遍歷史之理念〉、〈論永久和平─一項哲學性規劃〉
7. 韋伯:〈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四、主題:社會的結構
「恐龍法官」似乎成了台灣社會對法律人的刻板印象之一,意味著認事不清而胡亂用法,以下八個思想家觀察社會的文本,我們相信都有助於法律人思考社會結構形成的因素。
1. J. S. Mill:《論自由》
2. Adam Smith:《國富論》(選讀)
3. Marx and Engels:〈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
4. Darwin:《物種起源》(選讀)
5. Malthus:《人口論》(選讀)
6.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7. Freud:〈文明及其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