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楔子


    教授我們中國通史(一)的璉之老師,為了培養我們這群歷史系新鮮人對於史感的啟發,特地策劃此次【穿越時空之旅】,帶領我們一行四十餘人前往台北地區的幾個重要歷史研究機構與史蹟參訪。

    以下的參訪心得,不以時間先後順序撰寫,而改以相關主題的方式進行。第一部份以錢穆、林語堂、胡適等三位已逝世的三位大師為對象,除了借用中文維基百科載錄其行誼,更著重於我個人對當代人文思潮的思索;第二部份則以遊逛公館地區幾間書店的踏行,抒發對於藏書與讀書風氣的感想;第三部份則以中研院近史所的介紹影片以及張力教授的對談為主軸,顯現當代歷史研究社群的風貌;第四部份以歷史文物陳列館與十三行博物館兩座博物館參訪導覽為主,描述其中豐富的館藏,以及參訪隨想;第五部份則是結論。


一、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此次參訪行程,我們參觀了三位影響台灣戰後人文思潮極為重要的三位大師:錢穆、林語堂、胡適三人的故居。

(一)錢穆

1.生平

    錢穆先生(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原名恩,字賓四,江蘇無錫人。錢穆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任教於中小學。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江南大學教授。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治學理念受呂思勉影響甚深。當胡適學派以反對"崇古"與"迷信"為理由,對中國先祖作存疑與否定態度時,錢穆等人立表異義。 他在《國史大綱》一書中說:"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

2.故居思索

    我在東吳唸過三年書,也參訪過錢穆故居二十餘次,並在其中參加數次演講,充實週末的住宿生活。此次再訪,其中的商業味道卻令我不滿。根據哲學系的朋友所說,故居一隅改建成咖啡坊兼賣簡餐,這是去年葉海煙教授執行招標工程的結果。雖然,我也因而知道錢穆先生最愛吃的三道菜:花生豬腳、梅干扣肉、糖醋排骨。

    近年來我國政府雖然開始重視文化古蹟,但對於文化政策的脈絡卻仍然十分零散、斷裂,實在非常可惜。我曾到中山大學校內的英國打狗領事館參訪,古蹟裡賣起了現代化的冰淇淋、水果盤等極端不協調的餐飲。如果只是想喫食,台北地區多得是物廉價美的餐廳,何須大老遠跑來外雙溪吃著調理包餐點呢?

    倘若不在古蹟內設置餐飲便無法維持營運,那麼,為何不針對各古蹟的歷史背景,研發出數道合宜的餐點呢?以錢穆故居為例,到此地參訪之遊客,在參觀完故居各處之後,到小餐坊歇腳,提供數道錢穆先生生前喜愛的菜式、酷愛的飲品,除了可以增加收入外,也能藉由飲食方面讓參訪者從另一個面向瞭解錢穆先生。我國政府何樂而不為?經營文化古蹟的單位為何不多加思考一個整體經營的策略呢?

(二)林語堂

1.生平

    林語堂先生(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省龍溪(現為漳州市平和)縣坂仔村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林語堂父親是一個基督教牧師,他從童年時代起就是一個熱誠的基督徒。

    1912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英文,1916年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於清華大學英文系任教。1919年赴哈佛大學文學系留學,並於1921年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學。1922年獲博士學位。1920年與廖翠鳳女士結婚。

    1923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出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同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到武漢任中華民國外交部秘書。隨後的幾年當中,他創辦多本文學刊物,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對之後的文學界影響深遠。

    1924年5月將英文的humor譯為「幽默」,此為中文幽默一詞首次出現。1930年代林語堂所編著開明英文讀本,與張其昀所編初高中地理和戴運軌所編著初高中物理教科書鼎足而立,成為全國各校通用之教材。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撰寫《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1939年)、《風聲鶴唳》(1941年)等作品。

    1944年到重慶講學。《吾國與吾民》介紹和譯述中國的傳統思想﹑哲學和文化藝術﹐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性格﹑精神作出了敘述﹐並是風行歐美的暢銷書。1947年林語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後到巴黎寫小說《唐人街》。1948年返回美國從事寫作。1954年赴新加坡籌建新加坡南洋大學,並擔任首任校長,但後來由於與該大學董事會意見不合,在大學開學前一段時間就離職。1966年定居臺灣,論古說今的雜文,後來收集在《無所不談》一集﹑二集(1967)中。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同年被國際筆會推薦為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同年四月移靈臺北,葬於臺北陽明山仰德大道林語堂故居後園中。

    1947年,林語堂發明「明快中文打字機」,1952年獲美國專利。林語堂有三位女兒,分別為林相如、林太乙及林如斯。

2.故居思索

    林語堂先生能被稱為「生活大師」,固然有其富裕的背景支持,這點我同意參訪同學的論調。不過台灣在民國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富有後,人民在生活品味方面卻未能及時跟上,反倒是變質為「暴發戶」式的美學生活,醇酒佳餚、豪宅名車、俊男美女、高貴衣裳等台灣絕對不欠缺,可缺乏了隨之而來的文明品味,只能稱之為「俗不可耐」!近年來台灣對於美的欣賞越來越渴求,不論台灣的藝術設計作品,抑或台灣人的審美眼光,都較過去有了長足的進展。

    在這一個關鍵時刻,一個對美的渴求的關鍵時刻,除了積極向國外求取其文化菁華,或許再度重視林語堂的生活美學,是對於台灣中上階級人士培養對美的尊重,一個很好的方法。當然,這不代表其他人就不需要美,毋寧是這麼說的,富裕者可以直接採用林語堂先生的生活美學,中下階層的人則可以透過閱讀林語堂的著作,一步步展開對美感的品味,進而發展出別具風味的美。

(三)胡適

1.生平

    胡適先生(Hu Shih,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上庄村人,現代著名學者。父親是胡傳,字鐵花,仕至台灣臺東直隸州知州,後因乙未戰爭離台。母親馮順弟。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留學,康奈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於哲學家杜威。1917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天回國。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興趣廣泛,著述豐富,作為學者他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曾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位於臺北南港)院長等職。胡適還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

    胡適深受赫胥黎(1894年-1963年)與杜威(1859年-1952年)的影響,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樣思想。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言必有徵」的治學方法。

2.故居思索

    曾任中研院院長的胡適之先生,駐仰其遺物,遙想其風采,突覺一個能同時領導中研院,一個具有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兩大領域的機構,而又卓然有成使之能承先啟後;這樣子的學者,悠游兩處而備受景仰,除了其高山仰止的人格,我想,對於兼有兩方面知識的背景,也是一大重要因素。倘若我自己想要成為一個大學者,這麼一個教育,為當自努力的方向。

    死後還能激發後學晚輩「有為者亦若是」的志士仁人,我想,適之先生地下有知,也該含笑九泉了。


二、間奏:公館書店踏行

    跟原先在東吳認識的朋友約好,在晚上的自由活動時間要去公館地區逛書店,趁機採買幾本書,以補償在東部購書不易的困境。一個人文領域的大學生,對於閱讀的飢渴是非常嚴重的!

    還是把鏡頭拉回到公館的書店吧!

    我將時間投注在聯經以及唐山兩間書店,陳鴻圖老師曾經提過對台灣史學著作出版不遺餘力的南天書局,受限時間只能等待下次流連。聯經書店有許多關於史學的書刊,包括柯志明《蕃頭家》、許倬雲《萬古江河》、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等台灣及中國史的研究論著,也有以西方史學理論撰寫而成的《貓的大屠殺》等書,可惜我對這方面的認識不深,加之無法辨識其中精華,無法決定是否購買,只能放棄,等詢問過系上老師後再加以挑選。

    唐山是間地下室書店,可是對於人文叢書卻有精闢的選書功夫,對於人文社會領域的學生,這裡實不愧為瑰寶之地,我們或可允稱地稱之為「留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吧?


三、台灣當代歷史研究的風貌:與張力教授對談


    張力教授是本系的創系系主任,現在是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也仍在本系擔任合聘教授。此次參訪中研院,張力老師幫了不少忙,而他也藉此機會與我們談了一些台灣當代歷史研究的風貌。

    在觀看完近史所繼往開來的短片後,同學開始向張力老師展開問題轟炸,老師除了回應問題,也贈送了提問同學一份小禮物,是近史所進行「近代外交經濟重要檔案數位典藏計畫」所製作的磁鐵。

    回到提問本身,第一位同學問了為何近史所創立時沒有女性研究人員?老師說當時的社會背景不會希望女生唸太多書,而有一位已退休的李定一老師,曾經以四川話對學生說:「女娃娃不要唸那麼多書,唸到碩士就可以了,趕緊嫁人比較要緊。」不過老師也提到無論台灣歷史學界,或是近史所本身,女性研究人員在這十幾年來有逐步增加的趨勢,因此希望女同學能接續下去。

    第二位提問人要請教張力老師的是關於近史所的未來發展問題。老師對這個問題頗為折服,他認為這不單單是史語所的問題,也是台灣史學界要面對的一大問題。歷史學該往哪裡走,或許不是張力老師一個人所能決定,而是要由每一位歷史研究者共同承擔。

    第三位提問人是我,接續前一位的問題,我向張力老請教近史所如何決定研究主題的方法。老師指出近史所的研究群就是決定研究主題的方式,早期郭廷以所長以其學識及能力,決定所的研究方向;隨著其逝世,研究人員越來越走向單打獨鬥。而近史所為解決此一問題,便以研究群的方式整合所內相關的研究能力。當然有的研究人員參加兩、三個研究群,有的研究人員只參加一個;即便是研究群,有的一年辦理好幾次學術活動,有些可能一年到頭也沒啥動靜,甚至解散或重組研究群都有可能。

    第四位提問人是一位我不知其名的學長,他請教了張力老師關於史料研究與理論的兩難辯證問題。隨著老師的回答,我的腦中突然顯現出一段曾經讀過的話語:

        當然,在史學這個悠久而偉大的學術裡,抽象理論永遠只能佔有一種
        取捨兩難(ambivalent)的模糊角色。歷史好像不能沒有理論,但是
        偉大的史家 卻似乎又總是在其艱鉅的歷史敘述中,自行表述了一種
        對於歷史的一般性看法,而無須理論家之提供。

這就是「成一家之言」的力量吧?一個歷史學者,能做到這種地步者幾希矣,但卻永遠吸引每一位歷史人的眼光,去追求那美好的夢想。

    本次與張力教授對談最可惜的應該是班上對於戰史有極深興趣的陳敬彥吧?因身體受恙,而無法打起精神向張力教授請益一些關於戰史的問題,進而領會歷史研究的美好之處,實在是這次對談最為遺憾之處,希望下次還有機會。


四、歷史文物陳列館與十三行博物館


    在這趟戶外教學之旅,我最不感興趣的便是這兩處參訪。請注意,這不代表兩處的館藏不夠精采,也不是指導覽的解說太過簡略,而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興趣」。

    是的,我個人對於考古文物,算不上有太大的興趣。誠然,倘若台灣或是世界其他地方,有考古文物的出土,我會為之歡欣,有考古文物的毀損,我會為之傷悲,但這也只是身為一個歷史系大學生所應有的反應,不是基於對考古文物的熱忱,所幸,張璉之老師也說過一個班級能有一位同學對於考古有興趣,那也就夠了!我自身所能做的,就是與這類同學,在學時彼此勉勵向學,做研究時相互砥礪,出社會工作後,遇到困難能給予幫助。一個或許很遙遠的夢,往後如果有機會在政府服務於文化單位,倘若有考古文物發掘、保存、維護的機會,我將義不容辭地伸出援手,用公權力支持這方面的作為。


五、可帶走的盛宴─代結語


    穿越時空之旅,我們探訪了二十世紀三位人文大師,包括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生活大師林語堂先生、自由主義大師胡適先生,浸淫其風采而激發自許比肩有之的志願;我們參觀了兩處重要的考古遺址博物館,以台灣十三行文化主題的十三行博物館,以中國殷墟考古的歷史文物陳列館,走進其間領略前人考古的辛勞成就;張力教授的對談,給與歷史新鮮人一個很好的啟發;公館書店行腳,補足對閱讀的渴望。

    短短兩天一夜的穿越時空之旅,就這麼美好地結束了。或許這段時光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景點,但卻留下很美妙的回憶。我們這些參與的人會記得還是遺忘?我想過了幾年,十幾年後,我們可能都會忘記這段美好,但:

    真的被遺忘了嗎?還是以最隱諱的方式被記得?

(本文為東華大學歷史學系95上中國通史(一)戶外教學之旅參訪心得正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格飛 的頭像
    齊格飛

    亦史亦哲且習法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