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族群政治〉
作者:柯志明
出處:《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頁35-61。
關鍵字:文化主義、族群關係、生番歸化、隔離政策、土地權利
引用史料:台灣研究資料彙編
問題意識:探討清帝國在臺灣的邊界政策與族群政策。
摘要:
一、民族主義與文化主義
起源於西方民族國家的現代民族主義倡導基於經濟體制、傳播與軍事而滋生的單一共同體認同,採取排除原則,對外區分異同,對內同化異己。中國的文化主義則以對儒家文化的接納程度來界定政治版圖,採取包容原則,中心與邊陲區分於文化程度。
二、生番歸化:文化主義的理想
清康熙末年一度風行的生番歸化可視為文化主義理想的具體實現,〈生番歸化疏〉紀錄了此事,並具現出文化主自包容原則的內涵。接受歸化的起因是符合皇帝恩德廣披願意接納遠方異文化族群的意旨。雖然納入版圖,仍避免行政干預、寬容其原有文化與生活習慣,只要求微薄的番餉。
這種納入版圖的方式並無實質統治的意義,就文化主義的理想而言,生番歸化是文化優越性的表現,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三、生番的區劃與隔離
虛應故事的生番歸化政策放寬了漢人、生番的互動,卻缺乏一套有效規範雙方行為的法規制度。雍正初期的生番歸化政策並未達到「化生番為熟番」、「化熟番為漢人」的理想,生番攻擊界內外漢人的現象反而加劇,造成治安上的嚴重問題。總督高其倬在雍正七年檢討了三項生番殺人的原因並提出辦法:1)漢人出界擾番,不罰生番而嚴懲漢人並落實邊界分劃;2)因爭力而惹出民番糾紛之通事,要求地方官加強管理及嚴懲通事;3)對生番屢次殺人的情形應視情況給予懲罰性的武力鎮壓。為實施此政策,有必要先設立明確界線,才能確認責任之歸屬與懲罰對象。
清代台灣的統制策略以防制漢人作亂為核心,故而雍正七年兩位御史建議為防止「番民合一」,不僅禁止交易,連通事也不准設,也就是族群隔離。
四、從消極隔離到積極利用熟番的結盟政策
如果漢番隔界政策終屬徒勞,那麼清廷更怯於面對:如何界定熟番漢人間的土地權利關係。首先利用熟番與落實邊界區劃、隔離生番漢人有密切關係;其次清廷轉向利用熟番的政策與族群間相對力量的轉變亦有所關聯。
乾隆十一年做出「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的三層制族群分布政策。因此在乾隆二十至三十年代,趁著重新劃定邊界一並設立隘寮撥派熟番守隘,落實此一政策。
五、小結:以番制漢、以熟制生
生番作為防制漢人拓墾及反政府勢力藏匿的助力,變成喀爾吉善所稱的「外衛」:政府隱藏的結盟。清廷用心防範於漢人事變,而非如華南少數民族動亂的問題。
清廷在台的族群政策從康熙末年以來以文化主義為理想的同心圓式中心邊陲差序,演變成雍正中期隔離但等距對待的原則,到乾隆中期以後終於確立以熟番為內層結盟的族群政策。
(本文為東華大學歷史學系95上大一台灣史讀書會張摘,發表於2005.12.29(五)歷史系研究室。此張摘製作人為齊格飛)
- Dec 27 Wed 2006 12:06
柯志明〈族群政治〉摘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