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山族與平埔族


1.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2001),頁2-98、181-210。

2.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台北:臺灣大學,1991),頁1-91。

3.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頁1-31。

4.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收錄於氏著,《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文化》(臺北:聯經,1982),頁49-76。

5.潘英海,〈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文化」的迷思〉,收錄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205-236。

6.張隆志,〈追尋失落的福爾摩莎部落-臺灣平埔族群史研究的反思〉,收錄於黃富三等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展望》(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257-272。

7.李壬葵,〈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收錄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頁43-68。

8.詹素娟,〈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族研究為中心〉,收錄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頁69-102。

9.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收錄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頁157-220。

10.陳秋坤,〈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里社的土地經營為例〉,收錄於李筱峰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頁221-2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格飛 的頭像
    齊格飛

    亦史亦哲且習法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