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朝台灣社會經濟史


1.林滿紅,《茶、糖、樟腦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1997)。

2.蔡淵洯,〈清代台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師大歷史學報》14,1985。

3.薛化元,〈開港貿易與清末台灣經濟社會變遷的探討(1860-1895)〉,《台灣風物》33:4,1983。

4.翁佳音,〈清代台灣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近史所,1986)。

5.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台灣的土地開發〉,《師大歷史學報》13,1985。

6.陳秋坤,〈台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曹永和、黃富三,《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1978)。

7.溫振華,〈清代台灣土地開發研究回顧〉,《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

8.吳學明,〈《臺灣府城教會報》及其史料價值〉,國家圖書館與漢學研究中主辦「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2002年10月。

9.周宗賢,〈清末基督教宣教師對臺灣醫療的貢獻〉,《臺灣文獻》35:3,1984,頁1-10。

10.邱麗娟,〈清末臺灣南北基督長老會傳教事業的比較研究(1865-1895)〉,《臺南師範學院學報》29,1996,頁259-294。

11.陳捷先,《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學生,1996),頁189-218。

12.許雪姬,〈台灣家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舉辦「台灣史研究暨史料整理成果研討會」論文,1998年6月1日。

13.卓克華,《清代台灣商戰集團》(台北:台原,1990),頁88-110、204-2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格飛 的頭像
    齊格飛

    亦史亦哲且習法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