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教育體系與關鍵議題

1.      我們庶務型本質的教育部長期對教育管制甚多,教育部連大學應有哪些必修學分都要過問、立法。然而,各校相同名稱的課,有沒有照表上課,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等等項目,教育部則從無好好管理。(p.114)

2.      國內大學大談自主、教授治校之後,一位學生卻如此陳述「 許多教授只注重對自己利益有幫助的教改項目,而對課程安排與改進,以及許多與學生權益息息相關之教改項目則興趣缺缺。」(p.115)

3.      政府提昇高等教育的前題是要提升國立大學的畢業門檻,否則會造成嚴重的浪費和無效率情形。高等教育各體系和各學門的差異性極大,顧學生的單位成本也會有懸殊的差別。宏觀地分析這些資訊與績效是重要的,這也是一國發展整體教育(甚至未來知識產業的佈局)的重要依據。(p.116)

第三篇  師資和教育方法才是教育改革的重點

4.      任何形式、訴求的教育改革,都應當將焦點放在師資和教育方法。遺憾的是,國內教改人士卻以降壓、鬆綁、一堆難有共識的理念作為主要的訴求,甚至壓迫行政當局就範。如此教改運動的後果是可預期的。教改更深一層的議題是專業管理,可是國內庶務型的教育管理只會頭痛摸頭、腳痛踢腳。大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社會解決問題,國內一些極度熱中教改運動的大學教師,事實上反倒成為新、舊雙重問題的再製者。教改不能忽略背景和現況,教改要有更宏觀的思維和配套制度。(p.121)

5.      討論公眾議題,大家需要有共通認知的準則,否則是徒勞無功。教改的過成出現不少各說各話、缺乏凝聚力的共識。例如以往大學聯招的錄取率遠較目前為低,而被包括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內的許多在意教育的人士,認為過去是精英教育。在1980年以前,國內大學在工程、自然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確乏人應徵教職。李院長自己曾數度表示,大學時代的量子力學是同學們群策群力的結晶。這種「自力救濟教育」算是精英教育嗎?同樣的理由,非洲一些國民平均所得屬赤貧水準的國家,若是該國僅有一、兩所大學,全球有多少人會認為非洲出現了精英教育?(p.123)

6.      精英教育要以師資、教材、設備、學生的學習壓力當標準,依單純的統計數字是荒謬的。任何公共政策的項目都要有準則為依據,否則何來公共之名?國內在推動教育改革,明顯沒有建立一些準則,當然會衍生新問題。(p.124)

7.      研究自我效能感聞名於世的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系教授Bandura研究發現,在學習上建立起老師和學生的信心都很重要。他發現老師在表現不佳的學校或班級上課,老師自己會先入為主不期望學生的學習表現。這反而使老師花更少時間去準備教學工作,並且忽略學生的學習進展。教師首先否定學生,才是教育的最大問題來源。Bandura教授又發現,一位教師若沒有否定學生的念頭,學生、教師的表現會比預期更好。(p.130)

8.      讓學生有「挑戰自己」的學習能力才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教改不該帶有宗教般的狂熱,教改不應在支節上問題或外表上打轉,教改的重點是師資、教育方法二合一的综效管理。(p.136)

第四篇  大學是蝦米?

9.      研究要對知識的產生、創新、富挑戰性的問題,達到某種層次的表現。對學生而言,高階教育仍是以學習知識為主。由於知識的累積和社會的需求,高等教育有必要調整,可是不見得需要一堆人投入研究。高等或高階教育應該學些什麼?應當對社會產生什麼價值?高等教育應如何規劃與管理?相對於國際,我們的高等教育績效到底如何?這些內涵問題,國內太缺乏宏觀的檢討與研究。如果大學本身或國家不知道要辦怎樣的大學,當然就不知道如何培育英才。學生依死板的篩選模式編隊,然後再依次收進來,這豈不也是必然的後果。(p.140)

10.  美國私立大學的發展,不是朝向小型的純教學型學校,就是本身擁有驚人的財富成為世界最頂尖的學府,否則難有生存與發展的空間。(p.140)

11.  不同的體制自然有不同的標準與基礎架構。歐式與日本的大學是採雙重補助制度,教育部補助基礎(核心)架構所需之研究經費,而研究經費的撥款單位(例如我國的國科會)則補助特定研究所需之研究經費。歐洲是近代文明及科技的搖籃,大學在這歷史上扮演關鍵的角色,這發展使得西歐與北歐的傳統大學是精英教育。由歐洲移民所建立的美國,其大學當然是師法歐洲,而不是孕育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相對於歐洲先進國,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原本就不是菁英教育。強調個人主義、地方自治的美國,當然不會食古不化的引進歐洲制度,而大學的運作更是明顯。依法,美國的公立大學是各州政府的私事,私立大學則是自己好自為之。美國並沒有歐式的雙重補助制度。國內大學也缺乏雙重補助制度,雖然公立大學的名稱都冠以國立二字,但卻與歐式大學的體制差距甚大。(p.148)

12.  全世界的地方政府幾乎都無法靠本身的地方稅收來維持一所高水準的傳統四年制大學,換言之,雙重補助制度對美國以外的大學結構是無比的重要,因為在這種制度下,各校才能建立完善的學術研究基礎架構,從事較長程的研究工作。(p.148)

13.  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與基礎架構是,制定法規前最關鍵的工作,否則法規往往只帶給社會或單位的災難。台灣的大學缺乏教育部撥發的歐式基礎架構經費以建立完善的學術研究基礎架構,加上負責撥發研究計劃經費的國科會再將微薄的經費又胡灑一通,如此何來研究效率和學術特色?大學必須經由學術研究再加上卓越的管理能力,才得以選擇及規劃出學術研究基礎架構。接著,教育部才知道要如何配合這些需求。國科會在大學發展中的重要性,其實遠比教育部的功能為重。多領域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經常間接剖析及報導這方面的議題,可是國內教育界、官員似乎搞不清楚狀況,以及教育部和國科會應有的互動關係。(p.149)

14.  台灣的總體資源僅能打造出多少個學術研究基礎架構,這個重要、有價值的題材一直無人仔細研究。(p.150)

15.  教師是品質的保證者。Rhodes校長的書中特別介紹一些教授的教學方法,甚至談到經典的教科書是如何產生。以下特將Rhodes校長書中63頁的一段話寫出:

           走進講堂口若懸河授課50分鐘,這對大學教授來說是不夠的。大學
     教授必須熟悉講授範疇的每一細節。他(她)必須能夠編組教
材,
     分成適當章節。強調其關連性,引介原理,確認假設,探究意
義含
     糊之處,揭示引喻,討論其用途以及說明,詰難、回應、解讀
、啟
     迪、並如Newman教授所說「區別首要和較次要之點。」(p.153)

16.  熟悉一些典範或建立一些最基本的邏輯架構,無疑的是,培育大學師資非常重要的過程。從Rhodes校長的觀點,其實可以看出台灣的大學並不太重視教育過程與方法。長期以來,一直有不少本地大學老師拿著別人的教科書,上課抄寫黑板、照本宣科,而學生科舉登天,這些根本是一個進步國家無法容忍的。(p.153)

17.  歐美科技先進國家在召開如此的國家級會議之前,一定有大學教師從事相當深入的研究,並發表足以流傳至廣泛社群的報告、論文或書籍。缺乏這類必要的前期投資與研究,一開始就組成一個「超多元」的團體去推動改革,這種結局就是必將民粹、使命感發揮至無限大,但卻將管理與策略完全拋到垃圾桶裡。(p.159)

18.  學術研究貴在創新、突破性的思考,這類工作較能建立一種新的知識或科技平台。有了紮實的知識與科技平台,才更能夠建立具有高度競爭性的知識產業。(p.165)

19.  國內大學如何由理、工、生命科學、經濟系等資深教師或天生的經理(管理)人才,跨行投入教育政策研究,應當被認真考慮與鼓勵。(p.172)

20.  研究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或尋求新的研究課題,方向是建立學術特色的首要工作。……國內的大學在任何學術研究上的投資,應當以創新或知識擴散為重要的投資原則。(p.181-1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格飛 的頭像
    齊格飛

    亦史亦哲且習法

    齊格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